行业
南方金银花产业之殇:一字之变毁掉一个产业
2014-08-21 08:43  浏览:693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自8月12日起通过微博“御史在途”实名举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微博中,陆群指责相关部门“把中国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并称其“为利益集团代言,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

    记者在南方金银花主产区实地采访发现,近年来,由于2005版《中国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引发争议以及部分商家网络炒作等因素,“金银花”价格一落千丈,“致富花”变成了“伤心花”。

    南方主产区:砍树毁园市场冷清

    武陵山片区、秦巴山区、黔西南地区等地是我国南方金银花主产区,作为国家在该地区重点扶持的一个主导富民产业,百万亩金银花在带领当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眼下正是南方金银花上市旺季,然而在全国南方金银花集散地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镇,记者看到街头十分冷清,当年车水马龙的情况早已不见,而当地农户乃至官员仍习惯性地将已被改名的“山银花”称作“金银花”。

    在街边一个早餐店,老板说,从去年开始,感觉生意大不如前。以前镇上的酒店这个时期都住满了全国各地的客人,他的早餐店每天早上都有30来个外地人来用餐,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山东是北方金银花主产区,以前也有很多山东人来隆回购买,但近年来很少有人过来。

    小沙江镇是海拔1200多米的高寒山区,这里曾经一直是贫困山区,因为金银花产业才带动了当地瑶族同胞脱贫致富。然而记者在小沙江乡岩背村,却碰巧看到了一个带着小孩的女村民在砍金银花树。她说,现在种金银花不赚钱,还要搭进太多人工,不合算。在分水村,记者看到几个建成的加工厂暂时都没有生产。沿着盘山公路,记者在几个生产基地看到,不少金银花基地里部分金银花被砍掉,被玉竹、白术等其他中药材替代。小沙江中药材协会秘书长廖鸿顺介绍,由于金银花市场行情不好,当地老百姓对金银花种植失去信心,疏于管理,不少人在家里挣不到钱只好又出去打工。

    小沙江中药材协会会长陈明辉家有100多亩金银花,他说,一亩金银花当年可以挣到1000元钱,老百姓积极性很高。但是,现在采摘一公斤湿花,要一块多钱人工钱,只能卖两块钱,除去农药、化肥等等还要亏本。他说,2013年湿花两元一公斤,干花每公斤16元,这个价格相比当年是天壤之别,前些年每公斤干花卖46元,价格高的时候到过50元。“砍的砍了,农民也不好好管理了。”他说,估计2014年金银花将严重减产,至少减产一半。

    一字之变毁掉一个产业

    隆回县政协主席夏亦中对记者说,2005版《中国药典》将曾是金银花的忍冬科植物红腺忍冬、华南忍冬、黄褐毛忍冬和灰毡毛忍冬更名为山银花,将北方主栽品种“忍冬”列为金银花唯一植物来源。于是从此以后,南方金银花就有了一个新名字“山银花”,以此与北方金银花区别。名不正则言不顺,有着千百年药用历史和几十年人工规模化种植历史的南方金银花各主产品种被更名为“山银花”,并在市场上不允许与北方的金银花通用,“山银花吃了上火伤身”的谣言满天飞,价廉质优的南方金银花价贱滞销,花农损失惨重。

    隆回县特色产业开发办书记王志勇介绍,严重的时候,“山银花”从原来12元/千克暴跌到1.4元/千克依旧无人问津。仅以隆回县为例,年产值12亿元的南方金银花产值,贬值1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80%以上。

    夏亦中说,导致南方金银花雪上加霜的还有网络推手的谣言。他说,2013年9月份中央和湖南媒体也分别曝光了这一真相。暗访显示,北方某公司斥资130万元聘请商界财视网文海军专题炒作,制造“山银花药性属热性,而金银花性寒味甘,如果将山银花当金银花使用,严重者会危及生命!”、“金银花药性寒,与文献记载一致;山银花药性热,与金银花药性完全相反”等网络谣言,针对山银花进行商业诽谤,损害山银花商品形象。他们还专题炒作一些凉茶企业涉嫌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属造假,有毒,上火。直指用南方金银花生产的产品为假劣产品,让南方金银花原占有70%的金银花市场主体集体失语,在使用原料上避谈南方金银花。夏亦中说,这种情况必须严厉追责,但截至目前造谣者和推动谣言者都没有被查处。

    面对这种情形,南方五省广大花农组织成立了南方金银花产业资源保护协会。他们认为,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性一模一样,《中国药典》上也是承认的,可正是这次更名直接导致了南方金银花产业的没落。协会的公开材料介绍,2005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药典中对山银花药性的描述与金银花一字不差,标点符号都完全一致。药典将二者分列,其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一物一名”,然而药典委亲手缔造的一个新药名“山银花”也不是“一物一名”,同样包含多种植物种类。自2005年药典改版近十年以来,药典委没有批准一家药企将原来处方中的“金银花”更改为“山银花”。2010版《药典》颁布以后使用金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有451个,使用山银花做原料的中成药药品只有14个。夏亦中说,“药典委一字之差,便将市场优势产业南方金银花逼到了绝路,也把贫困地区花农们的生计逼到了绝路。”

    南方花农集体呼吁科学“正名”

    “金银花”这个用了千百年的名字为何不能使用?重庆秀山县中药材办主任刘朝敏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困惑。他说,金银花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保健食品、饮料等领域,我国人工栽培金银花已有270多年的历史。“金银花”这个中药材名称积淀着中华医学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经济里,更是蕴含无限商机和巨额无形资产。它应该是忍冬科忍冬属各植物种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财富。

    南方金银花的遭遇,引起了国内不少专家的高度关注。据媒体报道,国家药典委原秘书长姚达木表示,药典2005版改版时将金银花与山银花分列,给南方花农收入带来巨大不利影响,让“致富花”变成了“伤心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说:金银花总的供应量里面,有50%-60%是山银花,主张2015年修改药典时将山银花列入金银花项下,让金银花与山银花通用。

    记者看到一份署名“中国南方金银花资源保护协会”的呼吁书,其中提到两点要求:“1、《中国药典》2015版将目前山银花项下的植物品种与金银花项下植物品种合并,统称为金银花。2、国家食药监局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在2015年《中国药典》改版之前,大力支持、指导、鼓励、督促处方中药味名称变更,尽快促成相关中药企业的有关产品配方中的金银花更改为山银花,至少将其中50%的金银花处方更改过来,以解决山银花卖难的燃眉之急。”

    贵州绥阳县金银花产业协会理事刘峰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各主产地的省、市、县地方政府已经向国家食药监局、药典委等职能部门就此事递交了请求函;南方五省广大花农组织成立了南方金银花产业资源保护协会,并自发组织了万人签名,寄送国家食药监局、药典委,但总是石沉大海。

上一页12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