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当香港教育深受“恋殖”“反中”等病毒侵扰时,汉鼎书院显得与众不同。在“修例风波”等乱港事件中,该校师生无人参与,并表现出对国家的认同。
汉鼎书院创校校监徐莉表示,她2007年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在目睹香港在国学、历史等科目教育的诸多问题后,和同道者按自己的理念办了这所私立国际学校,并被越来越多的香港家庭认可。
来港不久,徐莉曾受聘于香港某顶尖国际学校中文部任课程主任,当地学生有关“英国为什么不要我们”的问题极大地刺激了她,让她认识到,“虽然香港主权已回归了十年,但人心却完全没有同步”。
作为有30年教龄的中文老师,徐莉坚信中文、历史及文化教育是身份认同的关键。然而香港现行教育体制中,中国历史科(中史)因为2001年前后的教育改革导致学科极度边缘化,加之DSE(高考)试题艰深,学生“知难而退”,每年报考人数不足应届生的1/10,大量学校不设中史。
语文教学中,有老师在讲《岳阳楼记》时不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只是把重点落在“游记”上,如此一来,很难将中华文化的意涵和精髓传递给学生。
徐莉当时也尝试在校内做出改变,可不尽人意:一是老一代、有较好国学修养的老师已经退休,新一代老师根基普遍不足,队伍青黄不接;二是部分港人仍对普通话有抵触,认为以普通话教学有“赤化”学生之嫌。尽管香港教育局、考评局早已允许学生以简体字参与标准化考试,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
有一次,徐莉还因为给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被投诉,这让之前从未被家长“告过状”的徐莉反思颇多:香港社会造成今天的局面,欠缺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是重要原因。她决定要按自己的理念办学,强调以中文为本,使用“人教版”教材,实行普通话和英语教学,打消家长怕“孩子不够国际化”的顾虑。
同时,她认为香港学生数理基础薄弱,对世界缺乏基本了解,无论是通识教育中毫无边际的“批判”,还是近些年社会运动中“不着调”的论辩,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汉鼎书院位于港岛南区黄竹坑的Genesis工业大厦内,1到3层是校舍,另有一层设置为办公区域。徐莉透露,学校2017年首次面向社会招生时,有内地背景的学生多,但经过几年发展,现在180名学生中有一半是香港学生,相当部分是去年“黑暴”之后入学的。
徐莉说,“家长也怕本地的学校会教坏孩子”,由于持相近理念,该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无一人参与“修例风波”中的暴力活动,相反大家积极参加“国歌快闪”等正能量的活动。
谈到香港社会以及学生中存在的“恋殖”“反中”倾向,徐莉表示,要辩证看待,站在国家民族角度否定“殖民”的同时,承认香港现存优势和与英国存在的联系。在英文还是世界主要语言、“反共”情结仍有市场的当下,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根基,来打动学生。
香港教师队伍整体“偏黄”,这一代是否完全指望不上?对此话题,徐莉否定这种观点。她肯定绝大部分的香港老师温柔细腻,关爱学生。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可以给极少数涉嫌违法的教师划清红线。
此外,应加强对教育管理者的监督,把绝大多数老师看成“可争取对象”——理论上提供培训和指引,实践上,也可定期让他们到内地参观、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鉴于前些年有学校寒暑假组织的内地参访活动因“走马观花”导致效果有限,她建议可“深度定制”内地行,加强对国家认同的构建。
据汉鼎书院一位历史老师介绍,从一线教学经验看,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每天放学后也要接触社会,因此历史课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讲好中史课,能让学生说起现今国内发生的事,不会觉得“这是别人家的事”,也会更关注国内发生了什么。
但过去的情况是,香港的历史教科书少有“价值判断”,如讲鸦片战争的部分只注重对事件的梳理,因此,有些学生即便学习中史,也未必会建立单向的国家认同。相比,内地老师会考虑怎样更能触发学生的感情。
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留学陪读请找亿米国际服务社15年香港升学服务经验,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亿米国际服务社黄老师17722440938(或搜索hkyimi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