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 » 正文

2021年香港副学士怎样申请?读2年后升学率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3   来源:亿米国际教育网   作者:17722440938   浏览次数:107
核心提示: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研究生申请,进修/优才/专才移民请找亿米国际服务社黄老师17722440938(或搜索hkyimijiaoyu),15年香港升学服务经验,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

  副学士(Associate's Degree),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已有约一百年的历史。该课程等同于四年制大学的首两年课程,相当于英国的预科,美国的社区大学。两年后,学生以自己学习成绩可直接升入本科大三。毕业后学历与直接香港本科录取学生无任何差异。

  能否被录取,关键因素有哪些?

  学校主要参考关注报考者的以下几点关键信息:

  1)高考成绩

  2)语言考试成绩(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或雅思托福)

  3)文书材料

  4)专业证书及获奖情况

  5)笔试(部分学校专业需要)、面试成绩

  学校会对同学的以上信息进行全面考核,提供笔试面试机会,择优录取。


  香港副学士开学时间是什么时候?

  和内地时间基本一致,大部分课程每年9月左右开学,5-6月结课,11月毕业典礼、发放毕业证。


  香港副学士要读几年?

  一般为2年时间。


  香港副学士2年后是如何衔接本科的?

  读完2年后,根据GPA综合成绩,可直接报读本地四年制大学学位课程的第三年;由此途径升学和经联招入读八大一样,仍然可以用四年时间(2年副学位课程+2年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无缝衔接各学院的学士学位课程最后两年。

  同时也可选择赴海外留学。除了报读香港各大学之学士学位课程外,学院也与多所海外大学建立了联系网络,方便考生申请入读英、美、加、澳及日本各大学,进入学位课程的第二或第三年。


  香港副学士升学士的升学率如何?

  香港副学士升学士的升学率非常乐观,完成副学位后升读八大的机会相当大。下面跟大家看看往年的几组升本数据:

  ●香港大学副学士升学率

  据香港大学副学士项目--香港大学附属学院统计,2019年其副学士项目学生中,升学率为86%,其中74%考入政府资助学位课程,23%为本地自资学位课程,3%选择海外升学。

  ●香港浸会大学副学士升学率

  据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统计,2019年其副学士率为90.7%,其中79.7%升读了香港八大校学士学位课程,18.6%升读其他本地学院自资学士学位课程,1.7%选择了海外升学或海外大学与本港开办的课程。

  ●岭南大学副学士升学率

  据香港岭南大学国际学院统计,2018年其副学士率为88.8%,其中82.2%升读了香港八大校学士学位课程,14.8%升读其他本地学院自资学士学位课程,3%选择了海外升学或海外大学与本港开办的课程。


  副学士和内地大专一样吗?

  当然不是!每次看到这个问题,香港教育咨询中心欧阳老师都想给个大写的NO!

  1.上限不同:

  内地大专:

  无法申请顶尖名校,国内一本院校不招收专升本,更别提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了。

  香港副学士:

  ①可申请香港本地大学——成绩较好的副学士毕业生还能申请香港八大名校。

  ②可申请海外名校。如: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位列英国第4名,世界排名34名。

  ③可申请部分内地大学。如:暨南大学(211工程大学)。

  名校都招收的副学士,你还觉得和内地大专一样吗?

  2.分数线不同:

  内地大专:200分

  香港副学士:总分400分以上,英语单科成绩90分以上。

  而且部分副学士院校的分数要求已经达到一本分数线。

  3.教学质量不同

  香港副学士课程采用全英授课,由于副学士毕业后是直升本科大三,其课程内容都经过严格审核,课程之素质亦被大学认可,课程内容均与大学水平相等。


  香港副学士怎么申请?

  想100%申请成功副学士,就要尽早报名(4-6月是最佳时期),提前预定学位,并参与面试;等高考成绩一出来,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做抉择,是否入读香港副学士,又或者留内地上大学;完全不耽误高考志愿填报,也能提前拿到香港副学士学位!

  香港幼稚园、中小学、国际学校、副学士、大学、研究生申请,进修/优才/专才移民请找亿米国际服务社黄老师17722440938(或搜索hkyimijiaoyu),15年香港升学服务经验,给你最合适的择校方案、面试指导、笔试培训,专业的择校服务保证您的孩子顺利入读心仪学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产品

登录 注册

快速发布采购